校园资讯 NEWS
时间:2020-11-27 16:41:53 浏览:1472次
立足教材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在去年开始试用高中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市正在使用新教材。面对教材内容多而概要,教师在备课时如何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精髓、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020年11月2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历史学科组在华迈实验中学举行《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统编教材系列研讨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李惠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历史教学问题》杂志副主编、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月琴,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徐继玲,澄迈县市教师研训中心教研员罗家忠、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姜童、澄迈县历史教师及线上参与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老师们。
校长致辞
姜童副校长代表学校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我校的教学教研情况做了介绍。他指出,为了提高附属学校的教学水平,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通过学科教研联盟活动给予专业的指导,帮助联盟校的老师们快速成长;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脉相承,此次活动也必将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水平迅速提升。
专家讲座
李惠军老师做了《洞察探微.精研要义.灵动整合——<中外历史纲要>教材透析举凡》主题讲座。李老师面对学科素养目标诉求与纲要式表述之间难以统合、课时限量和单课载荷与体量庞杂之间难以契合、学业水平质量要求与目标达成度之间难以弥合的矛盾,鲜明地提出了指导教师教学的策略——大历史学术观念和大单元教材框架的有机融合、淬炼单元和单课内容主旨、围绕主旨摄菁举华、将教材的静态要点转化为诠释主旨的动态要素。在此基础上,做到在聚焦核心知识与变焦相关知识的“检索”中“编程”,形成形散神聚的知识体系。在速写历史面相与图谱基础上,从大时空视阈发掘表象背后的逻辑机缘,力求史事-史实-史是-史识交互共振。随后,李惠军老师以教材具体内容为实例,帮助老师们使用教学策略,手把手教老师们如何提炼课文主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做到“讲得完、讲得好、能达标”的目标。
研讨互动
研讨互动环节由徐继玲教授主持,现场的领导、专家、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面临的难题。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李惠军老师一一给予解答。在面对内容主旨的提取和归纳时,李月琴教授指出,新老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研读课标,理解和认识课标要求。2、分析教材,抓好单元导言。3、每一节课的学习聚焦是精髓。4、多看书多研读,培养良好的学术功底。
严阵以待迎课改,枕戈以待启新程。经过李老师的点拨,听课老师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对新教材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思考和期待。
学有期而习无涯,虽然讲座的时间短暂,但充实的内容让老师们回味无穷,满载思想而归。相信经过今天的培训,我们的老师在教学上又有了新启迪,面对新教材的挑战,不断实践前行,不断努力完善!